Farewell 2023
印象最深的事
今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两个人搞的户外婚礼了。我以前一直挺反感这些所谓的仪式和传统的东西。但两个人准备的和二三十个朋友的户外婚礼倒是挺有趣的。虽然中间出了很多意外,包括仪式前的和仪式中的,但和朋友有说有笑的完成了一件事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我一个人住,厨房就是油盐酱油简单的排列组合,追求速度,能吃就行。现在在她的教育下,做饭的工序也多了起来。除此以外,家里多了咖啡机,还有一只下班回来会在你脚边转圈的兔子。生活开始不止于生存,一个人是可以生存下来,但两个人的生活更是精彩。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了一次私教课程。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身体,以前看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能 30 岁就到退役串口了,现在猩猩不也还在球场蹦跶嘛。各式各样运动科学都进步了,感觉上只要加强锻炼,还是可以健康工作 30 年。最起码愿望是,到 50 岁还能下场去打羽毛球。
今年去过的地方
去过澳门,去过香港。去了一次杭州,丽水和福建泉州。现在这个点再来看,以为去了很多地方,实际就这几个。香港是我第一次去,还挺新鲜的。小时候看着 TVB 长大,总有一层童年滤镜在那里,高楼大厦配上英粤夹杂的对话。随着年岁渐长,那些童年滤镜开始破碎之后,感觉这个地方就变得没那么耀眼了。这期间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些东西不是淘宝都有得卖吗,你们为啥一定要花时间过去买。
当时去的是故宫博物馆,回来之后搜了下发现还有不少更有趣的展。其中包括兽首真品的展览。当时才理解了香港独到之处,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缓冲区,能很方便的看到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东西。以前的童年滤镜可能是硬件层面的,现在才理解它软件层面的魅力。不过嘛,未来不知道怎样了,中美冲突的大背景下,OpenAI 的禁用也可见一斑。
24 年的话,希望能到国外去看看。日本,或者更远的不知名的东欧,中欧国家也是不错的选择。之前国庆还想去印尼的 Bromo 火山看看,结果在看机票时他们那边火灾了。希望之后的出行一切顺利吧。
书影音记录
2023 年的一些主观推荐
电影
- 流浪地球 2,不过我当时看完电影激情下单的模型还没拼完
- 灌篮高手,灌篮高手永远是我动漫里面的 TOP 1,井上还能在其完结之后另起一个角度来讲故事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 奥本海默,诺兰的电影一直是顶级的视听盛宴
电视剧和纪录片
- 重启人生,日常治愈向的好片子
- 黑暗荣耀,两季看下来,就爽剧来讲感觉没明显的漏洞感觉就挺厉害的
- 漫长的季节,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国产电视剧,剧情和故事背景都很扎实,相对而言年初的狂飙结尾是在太可惜了
- 克拉克森农场,第一季是与天斗的农业体验,第二季脱欧之后与人斗的英国农场生活
- 这货哪来的,国内一些小商品产业的科普纪录片,非常有意思
书
今年的话感觉印象深的书真不多
- 置身事内,感觉属于有逻辑去理解当下社会运行规律的介绍性书籍了
- 逻辑的引擎,讲的是计算机发展史里面思想的那一部分,原谅我第一遍看下来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其实际意义
- 帷幕,如果看过大部分阿加莎的波洛侦探系列可以看看,这最后一集不会让你失望
游戏
今年通关的游戏就屈指可数了
- 十三机兵防卫圈,近年玩过最好的科幻游戏
- 机器人大战 V,上次玩机战类游戏还是在高中 PSP 时代,CG 动画都比印象里好多了,这作最吸引我的大概就是大和号剧情
- 宠物小精灵 朱,阿尔宙斯给我一种 GF 也能进步的错觉,朱紫系列就拉回了现实。主线里的剧情放在别的游戏都不够看,放在小精灵里面就变成了进步,GF 罪大恶极啊。不过回归传统对战的话还是好玩
与之相对,2022 年豆瓣记录是 58 部作品,2021 年是 89 部作品,2020 年是 171 部作品。回看这个数量感觉挺有意思的。可能 2020 年是会感觉尚存希望的暂时挫折,但后续体感就是压力本身是渐进的,你以为对你影响不大,但实际上一直在蚕食你的心态。
反映到读书观影上,其实就是随手点开短视频的频次变多了,或者在选择观看的视频时,会选择那些心智负担不大,即视频时常较短的。今年年中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开始有意识压缩短视频时间,开始回归长文和电影电视剧,库存里面可以看的作品还是挺多的。短视频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注意力剥夺,让人无法长时间聚焦在某个事情上。希望明年能看更多的好作品。
AI
今年最绕不过的话题大概就是 AI 了吧。前些年的 AI,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中韩和 Alpha Go 的棋局,还有就是在 Dota2 和星际上战胜人类的新闻。其余的 AI,就好像统计之于大数据的尴尬,你真的要把能通过统计就能得出的数据叫做大数据技术吗?现在世界真的不同了。一年以来,真的很难想象这个技术的进步程度会如此之大。有段时间,所有关注的技术类相关的资讯都是 AI / GPT 一类的主题。后面淡了一点之后,有评论说终于有不是 AI 主题的文章了。
ChatGPT 和各类 GPT 工具一年下来用过不少,代码生成的工具也用过。以写代码为例,我个人的感受是,如果这些年技术,语言,框架一类工具的演变和进化是 0 到 1 或者,1 到 2 或者 3 的效率进化,那么这类工具则是 1 到 10 或者 20 这样子的程度。它们能理解我在说什么,这在我看来是最厉害的。以更通用的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场景为例,以往借助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然后更理解问题之后收敛搜索的范围,最终在一个或者多个答案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往我的经验,在搜索问题收敛关键字的过程中,其实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像是在 Stack Overflow / 知乎 / 博客里发现的其它问题或者其它有意思的文章。然后我会在最终解决一个问题 10 分钟的时间内,可能会花一半或者更多的时间去翻这些意外的发现。就结果而言,这些意外发现,可能会没用。那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上,你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你是否能问出正确的问题或者判断出 AI 给出的答案是否具备相应质量?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 https://stackoverflow.blog/2023/12/11/three-types-of-ai-assisted-programmers/ 也讲了类似的问题。对于初学者,如果通过 AI 能解决入门问题,就像是甜蜜的毒药。但对于有经验的,AI 则是一个快速筛选的工具。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是,对只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能借助 AI 进行编程的快速验证。或者还有一个,对于我们这种不具备某些行业专业知识的,能借助 AI 进行快速入门?
That’s the expectation you should have. It’s the AI’s job to be fast, but it’s your job to be good.
当年的 Alpha Go 的后续新闻也挺有意思的。柯洁在败于 Alpha Go 之后的连胜,以及韩国的“申工智能”通过 AI 来练习一直雄踞世界第一。现在再来看这些事,感觉就不同了。那时候还觉得只是围棋这类规则以内的游戏而已。现在则是会去想,当年驾马车的人,是怎么看汽车的出现?
PS:这篇文章我也试图找 AI 润色一下,但改完之后我觉得措辞太正式了,没意思。
Happy New Year
新年展望往往是最难的,在跨年前夕,你回望过去发现一事无成。又要开始以希望的心态去畅想未来,人类真是矛盾的生物。
目标往年写得太多了,大部分都没有实现。这里就不写这么多技术上或者工作上的一些追求了。2024 年的目标的话,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运动健康以外,就写一个:学习一门乐器,如口琴。这里写口琴其实是因为我几年前买过一个,然后啥都没学会搬家的时候顺手扔了。另外还有个重要的,最近一年明显感觉自己攻击性强了很多,每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总有一种声音和我说环境影响得,跟你关系不大。但人还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然就和畜生没什么区别了。
近些年来越来越意识到,人生应该追求无限游戏,即以延续为目的的游戏。追求在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结果。注重过程,寻求能一直玩下去的办法。说人话大概就是加强锻炼,继续努力工作 30 年。